引言

回溯到20世纪中叶,两名年轻科学家所做的实验本应改变世界,但事实却并未如此。

哈利·哈洛与恒河猴实验


哈利·哈洛(Harry F.Harlow)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教授,20世纪40年代,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的实验室之一。1949年的一天,哈洛和两个同事找了8只恒河猴进行为期两周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实验,他们设计了如图I-1所示的一个简单装置。要解开这个装置需要3步:拔出插销,解开挂钩,掀开有铰链的盖子。这一连串的动作对你我而言易如反掌,但对于实验室里不足6千克重的猴子来说,就要有挑战性得多了。图I-1 左边为哈洛装置的起始状态,右边为装置解开后的状态

实验人员把这个装置放在笼子里观察猴子们的反应,同时也为两周后测试猴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了准备。很快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

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鼓励,实验员也没有任何指示,这些猴子就开始专心致志地玩起这个装置来了,而且不解开不罢休,看起来似乎还很享受。很快,它们就弄明白了这个装置是怎么回事。等到哈洛在第13天、第14天用这些猴子进行实验时,它们已经驾轻就熟。它们时不时地解开这个装置,而且速度很快,几乎每次都能在60秒内解开。

这就有点奇怪了。没有人教这些猴子怎么拔出插销、松开钩子、揭开盖子,它们即便成功了,也没有人给它们食物或者感情上的奖励,连一点点掌声也没有。这与有关灵长类动物行为的普通观点背道而驰,包括人类这种脑容量更大、毛发更少的灵长类动物。

当时,科学家们认识到,行为有两种主要的驱动力。第一种驱动力是生物性驱动力: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,饮水以解渴,交配以满足性欲。但这种驱动力在这个实验中并没有出现。哈洛在报告中说:“解开装置不会给猴子带来食物、水或性快感”。

但是,仅剩的另一种已知驱动力也无法解释猴子的这种特别行为。如果生物性驱动来自内部,那么\*\*第二种驱动力则来自外在动机:主体做出特定行为时会得到来自环境的奖励或惩罚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